俄乌冲突星链受关注 或带动产业链迎爆发式增长

上周六,钱研君分享了动物保健行业的投资逻辑,文章中提到,整个行业的估值已经处于底部区域,从估值角度来看,动物保健板块有望迎来绝地反击。可喜的是,本周动物保健板块的估值就迎来了绝地反击,白金版中重点关注的4家公司,都有不错的表现,其中有1家公司的本周最高涨幅达到24%!

这里先恭喜吃到肉的老铁了!不过在短期逻辑已经得到验证,以及市场情绪尚未完全好转的情况下,钱研君还是要反复强调一点,操作上,要谨慎些,不要盲目追高!另外有朋友说,动物保健板块有点冷门,其实,是否冷门并没有那么重要,关键还是要看投资逻辑够不够硬,以及能否得到市场的认可!

今年以来,俄乌冲突可能是大家最为关注的事件之一。在这场冲突开始不久后,在《历次战争期间股市的表现如何?冲突过后,又该如何布局?——钱瞻研报特别版》一文中,钱研君就提到了相关大宗商品的投资机会,而今年以来周期股的走势确实相对比较强。

关于俄乌冲突,钱研君又发现了一个潜在的投资机会。新华网援引解放军报报道,俄乌冲突中,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(以下简称SpaceX)为乌输送大量“星链”卫星通信终端,提供高速互联网服务。除支持通信外,还有专家推测,“星链”与无人机交叉互动,利用大数据和人脸识别技术,可能已介入乌对俄的有关军事行动。

由此可见,“星链”在俄乌冲突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!SpaceX计划在2019年至2024年间,在太空搭建由约1.2万颗卫星组成的“星链”网络提供互联网服务。2020年5月,该公司计划再额外部署3万颗卫星,使其卫星总数达到4.2万颗。

SpaceX为什么会如此急迫发展“星链”?今天钱研君就和大家好好聊聊卫星产业链的投资逻辑。

这里和已经购买过《钱瞻研报2022》的老铁汇报一下,本期钱瞻研报是特别版,也就是说本期只有免费版,没有白金版,因此这一期是不算在《钱瞻研报2022》打包产品里面的。

卫星的组成和分类卫星由专用系统(有效荷载)和保障系统两个部分组成,前者是与卫星执行任务有关的系统,包括通信转发器、遥感器、导航设备等;后者是保障卫星正常工作的系统,包括结构系统、电源系统、热控制系统、姿态控制等。

按照轨道类型不同,卫星分为低轨道卫星(LEO)、中轨道卫星(MEO)、地球同步轨道卫星(GEO)、大椭圆轨道卫星。一般来说,轨道越低,发射费用越低;轨道越高,发射费用相对越高。因为轨道高度不同,大气产生的阻力不同,低轨道卫星寿命都比较短,高轨道卫星寿命相对较长。

图片来源:截图自海通证券研报

按照用途不同,卫星分为科学研究、技术试验和应用卫星,应用卫星包括通信卫星、气象卫星、侦察卫星、导航卫星等。

图片来源:截图自海通证券研报

考虑到观测精度,对地观测卫星一般是低轨道卫星。小火箭微信公众号对遥感卫星有如下描述:如果遥感卫星的低轨星座规模达到1600颗的量级,对于重点目标来说,如同时刻在顶,随时可拍摄的情况就会出现;如果在340公里轨道高度上部署7500颗卫星,则会出现这样的情况:只要星座的拥有方想要实施拍摄,那么就可以全球无死角24小时不间断直播了。

卫星发射数量爆发式增长根据celestrak统计,截至2021年11月8日,全球在轨卫星共7942颗,其中美国卫星数量3740颗,全球占比达47.1%,位居全球第一;中国在轨卫星550颗,全球占比为6.9%,是拥有卫星数量全球第二多的国家。

图片来源:截图自海通证券研报

根据UCS数据库,截至2021年9月1日,全球在轨卫星中,通信卫星数目最多,为2867颗,占比为63%;其次为遥感卫星,有1028颗,占比为23%。根据用户性质来看,商用卫星数量为3216颗,占比71%,占比最多;其次是政府、军用和民用。

根据UCS数据库,截至2021年9月1日,中国在轨卫星中,遥感卫星数目最多,为249颗,占比为53%,通信和导航卫星占比分别为13%和10%。可以看到,我国目前侧重于遥感卫星布局,与全球(主要是美国)卫星组成结构有所不同,遥感卫星数量和美国依然有差距。

不过天风证券认为,我国低轨卫星的数量将快速增长,并给出三点理由:

第一,与物联网的结合。随着5G网络的发展,地面物联网迎来了广阔的应用前景,但成本制约其进一步发展;而低轨卫星星座在覆盖范围、通信容量以及网络建设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,助力物联网持续发展。

第二,轨道资源有限带来的迫切性。到2029年,地球近地轨道将部署总计约5.7万颗低轨卫星,而轨道资源不可再生,可容纳约6万颗卫星。境外卫星互联网一旦完成频率与轨道占位,我国将可能面临被迫关闭部分或整个网络的颠覆性风险。

第三,政策支持。当前国际形势日益复杂,可能为通信卫星的发展带来风险,因此,我国卫星产业要坚持向自主可控的方向发展,包括产业链以及轨道的自主可控。

产业链行业空间测算卫星行业产业链自上而下清晰分明,上游是材料、燃料、电子元器件等原材料企业,中游是卫星研制、卫星发射和地面设备制造等高端装备制造商,下游为卫星运营和卫星应用商。

据美国卫星工业协会(SIA)数据显示,2018年卫星行业产值为2774亿美元,其中卫星应用产值1265亿美元、地面设备制造1252亿美元,两者合计占比超90%;而卫星制造产值195亿美元、卫星发射62亿美元,占比仅10%。

根据ITU的规定,申请的卫星星座需在6年内发射一半卫星数,在9年内完全发射完成。经国金证券统计,我国申请的卫星星座计划发射卫星数3500+,悲观预期到2028年能发射75%的卫星共2450颗,乐观预期能发射100%的卫星共3500颗。

根据国金证券的测算,2028年我国卫星行业产值将达6000亿-8600亿元。国金证券认为,当前主要投资机会在卫星的基础设备建设,建设完成后,卫星星座不仅可补充地面通信未能覆盖的49%的人群、海上、沙漠、飞机等特殊场景,卫星通信+5G+北斗定位系统的融合也将迸发新应用,卫星运营及应用相关企业将受益。


从全球产业容量来看,卫星应用产业价值链呈现近似 “金字塔”型。在卫星制造领域,主要有美国、欧洲、中国、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;在卫星发射领域,主要有约10家公司;在卫星运营领域,主要有50家左右的运营商;在卫星服务领域,有5000家公司,为最终用户提供各类解决方案和增值服务。


风险提示:1、疫情影响行业产能;2、技术成熟缓慢;3、国外强者挤占国内参与者市场份额;4、政策激励不达预期。

推荐阅读